Homeschool

Articles related to homeschooling.

第7章 慢慢来,不急,不急

Homeschool

第7章 慢慢来,不急,不急

这章,我想特别谈下时下文化里流行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 早在故乡生活时,我就喜欢上园艺。估计也是我去世多年的老母亲留给我的基因,从小到大看我妈摆弄花草,现在很想问问她,当年为何不在摆弄花草时趁机教教我,搞得我后来种什麽死什麽,一个典型“黑拇指”。若不是养多肉拯救了我的信心,估计一辈子不会再捣腾花草或菜园子了。 搬到这座城市两年后,我们租到了一所性价比很不错的、有着敞亮大阳台的房子。于是,我的园艺热情又被点燃了。不是自己的房子,所以没法砖砌花槽,于是买了不少花盆之类。哎,我们谈在家教育,说这么多不着边际的园艺干啥?呵呵,其实,在养花养草的过程中,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养育孩子。以及,为什么我现在深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概念是很错误的。简单谈下园艺与养育孩子之间的类比: 1. 任何植物要长得好,首要的是土壤。 撇开土壤本身所含的营养不说,土壤首先要松软、透气、透水!一般没经验的人最容易把花草弄死的原因是什么?浇水浇多了!就像恨不得把好多知识灌输给一个还没预备好接受的孩子,那孩子要麽烂了根(彻底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要麽多的水也都流走了,没法成为植株(孩子)

By cislyu
儿童失语症

Homeschool

儿童失语症

我家老大, 3岁时依然沉默不语,也不模仿我。我的恐惧与焦虑可想而知, 一想到她在如此稚嫩的年纪就有可能被同龄其他孩子嘲笑,心如刀割。于是,我带着她,跑遍了成都针对这种情况可能有的检测,自闭症、智商,脑电波、和听力测试。医生们给的答案很简单,她是好的,多教她拼音就好。 可是,可是,如果她闭口不发音,我要怎么训练她?记忆中她在半岁大左右模仿过我一次,从此以后除了咿咿呀呀以外,就没有别的音了。当时,甚至到现在,中国的儿童语言干预与治疗是相对空白的领域,遥遥领先的华西在此方面也刚刚开始吧。 我祷告,我困惑,我向着我的主哭求智慧!然后就开始搜索儿童语言治疗方面的信息,很快我查到了一种疾病,中文翻译叫“儿童失语症“ (Apraxia of Speech in Children). 看着其症状描述,觉得荳符合90%,应该八九不离十。简言之,是大脑在控制面部肌肉运动的神经传输中某个地方出了问题。有此问题的孩子能听懂,也有表达的欲望,但在发音这一关上遇到了困难,发出来的音很难让别人明白。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最明显的表现,

By cislyu
第9章 在家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

Homeschool

第9章 在家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

English Version 我自己是怎么走上在家教育这条道路的呢? 早年在美生活时,周围一些美国基督徒家庭的孩子就都是在家教育的。只是当时的自己忙于学业和自己生命里面的诸多问题,就从来没有细问、或采访、或认真观察过这些家庭是如何进行在家教育的。回国后一直想要创业,但结婚生了娃,于是带娃成了我的首要任务。不过,想要创办某种形式教育事业的想法倒是没有断过。带娃期间,我也就开始阅读、学习、并研究北美的在家教育出版市场。不了解还好,一了解才发现人家市场很成熟,各种教育出版公司,出版品,学校,琳琅满目! 老大三岁时,可以上幼儿园了,可有几件事成了当时她上幼儿园的难关: 某次楼上邻居送小孙女上幼儿园,那个小姑娘当时只有2岁多吧,被她“爷爷”扛在肩上,任她哭闹踢打,凄厉地哭喊着:“我不去,我不去上幼儿园!” 可是,她的“爷爷”不管,愣是把她扛在肩上大踏步往前走了。。。我当时心裡想,那得给孩子留下多深、多痛的阴影啊!(这个小姑娘后来的命运不是我们常人能想像的,我也很痛心没能在做她邻居时更好地给她传福音,她于2017年9月刚开学时选择了结束自己幼小的生命,时年11岁。) 老大三岁时,依然不

By cislyu
第8章 浅谈“古典”教育

中文

第8章 浅谈“古典”教育

English version 2010-2016年左右, “古典”教育成为中国大陆家庭教会认为的“唯一正确”教育道路,不少家庭教会也开始兴办教会学校,实施的教育哲学理念,当然就是“古典教育”。我当时也身在其中,但由于孩子非常小,没到入学年龄,所以教会里这种多少感觉有点儿“不走古典教育道路,不入读教会学校”就多少有点儿“属灵问题”的微妙压力,没有落到我头上。 通过教会方面对“古典教育”的大量宣传,我对其最初的认知和理解分为几个层面: 1) 有“三艺”阶段,这个不在话下。且其中第一个阶段,Grammar,似乎尤其强调记忆,且是在没有任何理解基础上的死记硬背,这点当时给我的感觉不太好。 2) 另一个是以为“古典”很重视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本身。对于那些语言上发育缓慢一些的孩子,我担心他们会在那种非常“古典”的教育氛围里感到自卑,因为他们的语言能力可能会比多数同龄人发育得缓慢一些,学起来吃力一些… 3) 曾有幸与教会牧师钦点的古典教育代表人物,也是当年教会学校的领头人共坐一堂,谈过一次话。问及数学,

By cislyu
第7章 几个基本教育哲学理念及其特点

中文

第7章 几个基本教育哲学理念及其特点

English Version 长青主义/永恆主义/真实主义(“古典”教育): 这种教育哲学强调教授和学习人类那些经过时间长河考验的经典作品,诸如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莎士比亚,等等。  主要目标:学生在学习知识与真理的过程中习得批判思维与分析能力。 核心理念:把主要科目放在阅读、写作、数学、历史、科学上。 教学特点:很多讨论。想要採纳并贯彻这个理念的父母必须愿意自己重新学习并阅读那些他们让孩子阅读的经典作品。并且愿意花时间进行直接的教学和对文本的分析上。 优缺点:优点是被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往往人文素养相当不错。缺点是这种方法要求有大量阅读,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而言未必适用。 要素主义(理想主义+真实主义): 这种理念强调孩子们应该学习传统的基础学科,并且学习应该透彻和严格。代表人物是威廉·巴格莱(William Bagley, 1874-1946) 主要目标:让大众在基础知识上都能得到基本的训练。 核心理念:强调儿童学习与年级相当的基础学科知识点,且这些知识点以有系统、有架构的方式呈现。 教学特点:有直接的教学与讲解;有测验与考试。公立学校的

By cislyu
第6章 在家教育的5个W

中文

第6章 在家教育的5个W

English Version Who: 所有父母选择让其在家接受教育,而不是去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们。根据NCES最新近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所有接受K12家庭教育的孩子中,白人占比59%, 西班牙裔占比26%, 非洲裔占比8%, 亚裔占比3%, 其他族裔占比4%。换言之, 比其过去以白人为主的学生群体而言,目前在家教育群体开始出现族裔多样性。 When:时间灵活。这也是一些父母为孩子们选择接受在家教育的一大理由(Why)之一。 Where:  家庭。No place is sweeter than home. What:家长们根据孩子需要和喜好选择不同教育出版商出版的教程, 主科与一般学校无异,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等。 Why:  根据NCES 2016调研报告, 家长们在列出的理由中可以多选,最后排列从占比最多开始算,如下: 1. 宗教信仰; 2. 道德教育; 3. 学校遭遇的同侪压力或校园霸凌; 4. 对学校的学术教育不满; 5.

By cislyu
第5章 在家教育儿童的社会发展与心理健康

中文

第5章 在家教育儿童的社会发展与心理健康

English Version 在家教育的孩子们社交表现如何? 这也是一个人们常常一听到“在家教育”就马上联想到的问题。之前那些调研的发起者们也做了不少这方面的调研,但老问题还是摆在那里: 1)调研样本缺乏代表性。样本往往是自愿报名接受调研的家庭,而这类家庭的父母往往十分积极主动地参与在孩子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2) 调研问题的答案主要靠参与调研家庭及其孩子们的自我评估,而不是某些中性的、不带主观色彩的评估标准来评估; 3)没有考虑参与调研样本中的孩子是否有某些时间段在学校读书,或者定期参加在家共学小组等。 2011年卡杜斯教育调查(Cardus Education Survey) 出具一份採样相对公平的报告。该报告随机调查了一些在有宗教信仰家庭中接受在家教育长大的24-39岁的群体,发现他们中认为自己“面对人生缺乏方向感”,以及“面对生活的问题常常感到无助”的比例要比传统学校出来的同龄人高,但同时他们中认为自己“预备好了进入亲密关係”的比例也高出传统学校出来的同龄人。 (我个人调研写到这里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这些人群认为自己“面对人生缺乏方向感”或“面对生活的问题常常感到无

By cislyu